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实践启示
五月的西湖边,微风拂过,柳絮纷飞。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看似平常的环保志愿活动,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记得那天,我们班参加了西湖边的垃圾分类竞赛。我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我负责可回收物,小明负责厨余垃圾,小红负责其他垃圾。正当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时,一位游客随手将塑料瓶扔进了花坛。我鼓起勇气上前劝阻,却遭到对方的白眼。正当我不知所措时,一位穿着绿色马甲的志愿者阿姨走过来,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那位游客解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下午,我们参加了西湖环保义卖活动。我负责售卖用回收塑料瓶制作的环保袋,起初觉得这些袋子不够美观,担心卖不出去。但一位外国游客却对这些环保袋赞不绝口,他说:"这些袋子不仅实用,更传递了绿色行动的理念。"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生态守护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站在断桥残雪处,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更要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垃圾分类竞赛和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外国游客赞赏环保袋的描写处,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劝阻游客乱扔垃圾的场景增加更多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带给我的成长思考
七月的钱塘江畔,烈日当空,江风阵阵。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参与钱塘江禁渔期巡查的志愿活动,会让我对生态守护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那天清晨,我们跟随渔政执法人员巡查江面。突然,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发现非法捕捞船只。我们立即赶往现场,看到一艘小船正在江心作业。执法人员迅速采取行动,我则负责记录现场情况。看着那些被非法捕捞的鱼苗,我深深感受到生态保护刻不容缓。这次经历让我明白,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不仅需要知识储备,更需要实际行动。
下午,我们参加了钱塘江边的生态修复活动。我和同学们一起种植芦苇,虽然汗水浸透了衣服,但想到这些芦苇能为江边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心里就充满成就感。一位老渔民告诉我们:"以前江里的鱼可多了,现在要靠大家共同保护。"这句话让我意识到,生态守护需要代代相传。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望着滚滚江水,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更要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母亲河。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参与禁渔期巡查和生态修复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老渔民的话语处,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记录非法捕捞现场的场景增加更多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