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难忘经历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西湖春游,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清晨的西湖边,晨雾还未散尽,断桥上的游客已经络绎不绝。
正当我和同学们在湖边拍照时,突然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捡拾地上的垃圾。他告诉我们,他是西湖环保志愿者,已经坚持了十年。这让我想起了上周我们班举办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当时我还觉得这些知识很枯燥,现在看到老爷爷的举动,才明白环保不是纸上谈兵。下午,我们参加了西湖边的环保义卖活动,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女孩用零花钱买下了一个用易拉罐制作的小风车,她说:"我要把这个带回去,告诉同学们杭州的小朋友都在为环保做贡献。"
站在雷峰塔下,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西湖边的环保见闻和班级活动,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老爷爷十年如一日捡垃圾的场景描写,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环保义卖处增加参与人数的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生态守护启示
四月的钱塘江畔,江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江边骑行会让我对"生态守护"有了更深的体会。正值禁渔期,江面上少了往日的渔船,却多了几分宁静。
骑行途中,我看到一群穿着绿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清理江边的垃圾。这让我想起了上周在电视上看到的亚运会场馆环保设计报道,那些巧妙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不正是对生态最好的守护吗?继续前行,我遇到了正在巡逻的渔政执法人员。他们告诉我,禁渔期是为了让鱼类有更好的繁殖环境,虽然暂时影响了渔民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对生态最好的保护。
站在六和塔下,望着滚滚东去的钱塘江,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然有了更深的体会。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水域,让钱塘江永远生机勃勃。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钱塘江禁渔期的见闻,生动诠释了"生态守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将亚运会场馆环保设计与江边清理活动交织叙述,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渔政执法处增加具体数据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