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那是一个桂花飘香的清晨,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西湖晨跑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晨雾中,我远远望见一群穿着绿色马甲的身影,他们手持垃圾钳,正在湖边忙碌着。
走近一看,原来是西湖小学的"绿色小卫士"在开展环保行动。一个小女孩正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用钳子夹起卡在芦苇丛中的塑料袋。她的动作那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这时,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把早餐包装纸掉在了地上,小女孩立刻跑过去,轻声说:"奶奶,我帮您捡起来,我们一起保护西湖的美景好不好?"老奶奶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让我想起上周在钱塘江边看到的一幕。正值禁渔期,一群中学生正在江边清理垃圾。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捡拾,有的负责分类,还有的负责向路人宣传环保知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不仅清理了江边的垃圾,还主动帮助渔民整理渔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守护"的真谛。
站在断桥残雪处,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有了新的含义。是啊,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每个人从点滴做起。这些可爱的青少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西湖增添了一抹最亮丽的绿色。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西湖边和钱塘江边的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小女孩捡拾垃圾的细节描写,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描写中学生行动时增加更多具体细节。
绿色行动践行者在龙井茶园的感人故事
春茶飘香的季节,我跟随学校来到龙井村采茶。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劳动实践,却在这里遇见了一位让我肃然起敬的"绿色行动践行者"——王爷爷。
王爷爷是龙井村的老茶农,今年已经78岁了。他不仅精通茶道,更是一位环保先锋。他带领我们采茶时,特别强调要"采大留小",不能破坏茶树的生长。他还教会我们如何用茶渣制作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看着王爷爷布满老茧的双手,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茶农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亚运会场馆建设工地看到的一幕。一群年轻的建筑工人正在用环保材料搭建场馆,他们不仅注重工程质量,更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细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场馆绿化,真正做到了"绿色建筑"。
站在龙井山顶,望着满山翠绿的茶园,那句"杭州人最懂茶,也最懂环保"突然有了新的感悟。是啊,从王爷爷到年轻的建筑工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绿色行动,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龙井茶园和亚运会场馆的两个案例,生动展现了"绿色行动践行者"的风采。特别是对王爷爷采茶细节的描写,将"环保先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建议在描写建筑工人时增加更多具体行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