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春天的手在西湖边感受生态之美
三月的西湖,柳絮纷飞,我拉着春天的手,漫步在苏堤上。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春游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案例一:在花港观鱼,我目睹了一场特别的"环保小卫士"活动。一群小学生正在清理湖边的垃圾,他们分工明确,有的用夹子捡拾,有的负责分类。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不仅清理垃圾,还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坚定。
案例二:走到断桥附近,我遇到了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用专业设备检测水质,并向游客介绍西湖生态保护的措施。我了解到,为了保持西湖的生态平衡,他们每天都要进行水质监测,还要定期清理水草。
站在雷峰塔下,那句"西湖美景三月天"突然有了新的含义。拉着春天的手,我深深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成为生态保护的先锋。
拉着春天的手在钱塘江畔见证环保行动
春日的钱塘江畔,微风拂面,我拉着春天的手,漫步在江堤上。没想到,这次踏青竟让我亲眼见证了"青少年参与生态守护"的动人场景。
案例一:在钱塘江观潮台,我遇到了一群中学生正在开展"守护母亲河"活动。他们手持环保袋,沿着江岸捡拾垃圾,还不时向过往行人发放环保宣传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用手机拍摄江边的生态环境,准备制作环保宣传视频。
案例二:走到六和塔附近,我看到了钱塘江禁渔期的告示牌。通过与渔政工作人员的交谈,我了解到,为了保护钱塘江的鱼类资源,每年都有禁渔期,这让我对"生态守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站在六和塔下,那句"钱塘自古繁华"突然有了新的感悟。拉着春天的手,我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成为绿色行动的践行者。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西湖边和钱塘江畔的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环保小卫士"和"守护母亲河"活动的描写,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案例细节处增加更多五感描写,如江风的味道、清理垃圾时的触感等,使文章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