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在校园垃圾分类竞赛中的实践启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我看到教室后墙贴出的"校园垃圾分类竞赛"海报时,内心既期待又忐忑。作为班长,我深知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竞赛,更是培养我们青少年环保意识的重要契机。
竞赛第一天,我和同桌小明就遇到了难题。我们负责的垃圾桶旁,总有人将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班主任李老师建议我们制作"垃圾分类小贴士"海报。于是,我们利用午休时间,用彩笔绘制了生动有趣的分类指南,还加入了亚运会场馆环保设计元素。渐渐地,同学们开始自觉分类,我们的垃圾桶也变得井井有条。
周末,我们班组织去西湖边进行环保义卖。站在断桥残雪旁,看着游客们将垃圾分类投放,我突然明白了"杭州囡囡要灵市面"这句话的深意。龙井茶香混着汗味的劳动服,见证了我们为环保付出的努力。杭州市环保局2023年数据显示,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比例较去年提升了15%,这让我们倍感欣慰。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校园垃圾分类竞赛和西湖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断桥残雪处的场景化描写,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垃圾分类小贴士制作处增加更多细节刻画。
绿色行动实践在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成长感悟
记得那是钱塘江禁渔期的第一天,江面上少了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作为学校环保社团的成员,我和同桌小芳被安排到江边进行环保宣传,这次经历让我对绿色行动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挑战。一位游客在江边野餐后准备将垃圾随手丢弃,我们立即上前劝阻。起初他并不理解,但当我们拿出杭州市环保局的数据,说明一个塑料袋需要400年才能降解时,他默默地将垃圾放进了分类垃圾桶。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绿色行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第二天,我们组织了"守护钱塘江"环保绘画活动。看着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出清澈的江水和欢快的鱼群,我仿佛闻到了江风带来的清新气息。站在六和塔下,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再次在耳边回响。亚运会场馆的环保设计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明白生态守护需要从点滴做起。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钱塘江禁渔期见闻和环保绘画活动,生动展现了青少年参与绿色行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六和塔下的场景描写,将生态守护与城市地标巧妙结合。建议在环保宣传处增加更多与游客互动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