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三月的西湖边,柳絮纷飞,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环保志愿活动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站在断桥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我陷入了沉思。
案例一发生在班级的环保主题班会上。我们班组织了"垃圾分类大比拼",同学们分成小组,用自制的分类垃圾桶进行比赛。我清楚地记得,小明为了分辨一个塑料瓶的材质,特意用手机查了十分钟,那股认真劲儿让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案例二则是在西湖边的环保义卖活动,我们用自己的手工艺品换取游客手中的垃圾。一位来自上海的老爷爷看到我们的行动,特意买了十件作品,还夸我们是"西湖边的小卫士"。
站在雷峰塔下,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吗?望着西湖的碧波,我笑了,因为我知道,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美丽。
绿色行动在钱塘江畔的成长见证
钱塘江的潮水声依旧,但今年的禁渔期,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站在江边,我惊讶地发现,原来"绿色行动"可以如此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守护者。
案例一是在学校组织的"守护母亲河"活动中,我们班负责清理江边垃圾。小红的妈妈特意请假来参加,她说:"看到孩子们这么认真,我们大人也不能落后。"案例二则是在江边的环保宣传站,我们向游客讲解禁渔期的重要性。一位来自北京的小朋友听完后,主动把手中的零食包装袋扔进了分类垃圾桶,还说要回北京也组织这样的活动。
站在六和塔下,那句"钱塘江畔好风光"突然有了新的含义。绿色行动,不正是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吗?望着滚滚的江水,我笑了,因为我知道,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