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环保义卖中的难忘体验
五月的西湖边,柳絮轻舞,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环保义卖会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我们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在断桥边支起了摊位,准备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义卖活动。
案例一:我们班的小明带来了自己用废旧纸盒制作的环保笔筒,他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这些笔筒都是用家里的快递盒改造的,既环保又实用。"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上周的班级垃圾分类竞赛,那时我们还对环保知识一知半解。
案例二:就在这时,一位游客随手将矿泉水瓶扔在地上,小红立刻上前劝阻:"叔叔,西湖是杭州的明珠,我们要共同守护它的美丽。"那位游客被说得脸红了,主动捡起瓶子扔进了分类垃圾桶。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在钱塘江禁渔期时,我们看到的渔民们自觉遵守规定的场景。
站在断桥残雪的石阶上,闻着龙井茶香混着汗味的劳动服,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西湖环保义卖和垃圾分类竞赛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断桥边的场景描写处,将"生态保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环保义卖处增加"绿色行动"的细节刻画。
绿色行动实践在亚运场馆环保设计中的难忘经历
八月的杭州,骄阳似火,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参观亚运场馆会让我对"绿色行动"有了深刻的理解。那天,我们四年级三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建的亚运场馆参观。
案例一:场馆设计师王叔叔向我们介绍:"这座场馆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约10万吨水。"听到这个数字,我们都惊呆了。这让我想起了上周在钱塘江边看到的禁渔期告示牌,原来环保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二: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太阳能板。小红好奇地问:"这些板子有什么用?"王叔叔笑着说:"这些太阳能板可以提供场馆20%的电力,这就是绿色能源的应用。"这让我想起了在西湖边看到的环保义卖活动,原来环保可以这么高科技。
站在亚运场馆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钱塘江,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环保知识,更要参与绿色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城市。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亚运场馆环保设计和钱塘江禁渔期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绿色行动"的重要性,特别是太阳能板的应用描写处,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雨水收集系统处增加"青少年参与"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