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五月的西湖边,微风拂面,我怎么也没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环保行动会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我和同学们正在苏堤春晓处写生,忽然看见一群游客随手丢弃零食包装,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回到学校后,我立即向班主任提议开展"绿色行动进校园"活动。我们班率先发起了"垃圾分类大比拼",每个同学都领到了一个环保记录本,记录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明同学,他不仅自己坚持分类,还带动全家一起参与,甚至把家里的垃圾桶都贴上了分类标识。周末,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西湖环保义卖,用回收的塑料瓶制作成工艺品,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杭州环保基金会。在断桥残雪处,我们一边清理垃圾,一边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西湖变得更加洁净,心里特别满足。
站在雷峰塔下,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有了新的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懂得欣赏西湖的美,更要学会守护这份美。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生态保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实际行动。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生态守护故事
七月的钱塘江畔,烈日当空,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江边散步会让我对"生态守护"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那天,我正沿着江堤漫步,忽然看见几位渔政执法人员正在劝阻一位准备下网的老人,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
回到家后,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钱塘江正处于禁渔期,这是为了保护江中的鱼类资源。我决定把这个发现分享给同学们,我们班随即开展了"守护母亲河"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制作宣传海报,有的负责录制科普视频,还有的负责在江边巡逻。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红同学,她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说服了开渔具店的父亲在禁渔期暂停销售渔网。周末,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江边垃圾清理活动,在六和塔下,我们一边清理垃圾,一边向市民宣传禁渔政策,虽然晒得皮肤发红,但看到江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心里特别欣慰。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有了新的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懂得欣赏钱塘江的壮美,更要学会守护这份壮美。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生态守护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实际行动。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垃圾分类大比拼"和"西湖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这一主题,特别是"断桥残雪处的踩雪声"等场景化描写处,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环保记录本"处增加"生态守护"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