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捉蚊趣事在西湖边的难忘经历
七月的杭州,蝉鸣阵阵,我正躺在西湖边的长椅上纳凉,突然被一阵"嗡嗡"声惊醒。抬头一看,一只硕大的蚊子正在我头顶盘旋,一场人蚊大战就此展开。
我悄悄起身,准备来个"守株待兔"。蚊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意图,在我眼前忽上忽下地飞舞。我猛地伸手一拍,却扑了个空,反而引得路过的游客侧目。这时,我想起爸爸教我的"声东击西"战术,故意用左手在右边挥动,右手却悄悄在左边等待。果然,蚊子中计了,被我右手一掌拍中,但摊开手掌一看,蚊子却不见了踪影。
正当我懊恼时,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用蒲扇驱赶蚊子。我灵机一动,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折扇,学着老爷爷的样子轻轻扇动。蚊子被气流带动,在空中摇摆不定。我抓住机会,一个箭步上前,双手合十,终于将这只"狡猾"的蚊子擒获。
站在断桥边,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我不禁想起杭州那句老话:"西湖美景三月天,蚊子也要来凑热闹。"这次捉蚊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夏日西湖的别样趣味,更让我明白了做事要讲究策略,不能蛮干。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生动的捉蚊经历,展现了夏日西湖的独特趣味。作者巧妙运用"声东击西"战术,将捉蚊过程描写得妙趣横生。特别是对西湖边游客和老爷爷的观察,为故事增添了生活气息。建议在描写蚊子飞行姿态时,可以增加更多细节刻画,使场景更加生动。
夜间捉蚊趣事在钱塘江畔的意外收获
八月的一个夜晚,我正坐在钱塘江边的阳台上乘凉,突然被一阵熟悉的"嗡嗡"声打断。抬头一看,几只蚊子正在我头顶盘旋,我决定展开一场"夜间捉蚊行动"。
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利用蚊子趋光的特性,在墙上制造出一个光点。果然,一只蚊子很快就被吸引过来。我屏住呼吸,慢慢靠近,准备来个"瓮中捉鳖"。就在我即将得手之际,蚊子却突然转向,飞向了阳台的另一端。这时,我想起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蚊子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于是,我故意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果然,蚊子又飞了回来。
这次我改变了策略,不再急于出手,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当蚊子停在墙上时,我迅速用双手合拢,终于成功捕获了这只"狡猾"的蚊子。正当我准备庆祝时,却发现江对岸的亚运会场馆灯火通明,在夜色中格外壮观。
站在钱塘江畔,望着对岸的亚运场馆,我不禁想起杭州那句老话:"江风送爽好乘凉,蚊子也要来分享。"这次夜间捉蚊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妙用,更让我感受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夜间捉蚊的经历,巧妙融入了科学知识和城市景观。作者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和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展现了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将捉蚊经历与亚运会场馆的描写相结合,体现了杭州的城市特色。建议在描写蚊子飞行轨迹时,可以增加更多细节,使场景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