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五月的西湖,荷叶初展,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环保主题班会竟让我对"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班主任王老师宣布要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竞赛,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
案例一就发生在我们班。小明同学为了准备竞赛,特意制作了精美的垃圾分类手册,还发明了"可回收物投蓝桶,厨余垃圾进绿桶"的顺口溜。在竞赛中,我们班以98%的正确率夺得冠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意识需要从小培养。
案例二则来自西湖边的环保义卖。上周六,我和同学们在断桥边摆摊,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位来自上海的老爷爷感慨道:"杭州的孩子们真了不起,把绿色行动做得这么有创意。"
站在雷峰塔下,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更需要我们青少年的主动担当。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生态守护启示
七月的钱塘江,潮水涌动,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禁渔期巡江活动会让我对"生态守护"有如此深刻的体会。那天,我和爸爸参加了杭州市环保局组织的青少年巡江志愿者活动。
案例一发生在巡江途中。我们发现一位老爷爷在江边偷偷钓鱼,经过耐心劝导,他不仅主动收起鱼竿,还加入了我们的环保宣传队伍。这让我明白,生态守护需要理解和沟通。
案例二则来自江边的环保监测站。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水质监测数据,2023年钱塘江水质优良率达到了95%,这离不开每个市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率较去年提升了20%,这让我倍感自豪。
站在六和塔下,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那句"杭州伢儿要护家园"突然懂了。守护生态环境,需要从点滴做起,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