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四月的西湖畔,柳絮纷飞,我正为班级的环保主题班会发愁,没想到一场意外的经历让我找到了灵感。那天,我和同学们在苏堤上漫步,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清理游客丢弃的垃圾,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
回到学校,我立即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大比拼"。同学们分成小组,用废纸箱制作分类垃圾桶,还设计了有趣的垃圾分类游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明的创意,他用废旧塑料瓶制作了一个"环保水培花园",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废物利用的魅力。周末,我们班又参加了西湖边的环保义卖活动,用回收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位来自上海的阿姨还特意买走了我们制作的"断桥残雪"纸雕灯。
站在雷峰塔下,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那句"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突然有了新的含义。作为杭州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欣赏美景,更要守护这份美好。正如老杭州人常说的:"西湖是大家的,保护要靠每个人。"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垃圾分类竞赛和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西湖边环保义卖的描写,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垃圾分类游戏环节增加更多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生态守护启示
七月的钱塘江畔,热浪滚滚,我正为暑假作业发愁,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江边散步,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我看见几位渔民正在放生小鱼,这一幕让我驻足良久。
回家后,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钱塘江正处于禁渔期。我决定以此为题材,制作一份"钱塘江生态保护"主题手抄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采访了当地的老渔民张大爷,他告诉我:"以前江里的鱼可多了,现在要好好保护,才能让子孙后代也有鱼吃。"同时,我还参观了亚运会水上项目场馆,了解到他们在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采用了先进的净水系统。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望着滚滚江水,那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突然有了新的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关注眼前的发展,更要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水域。正如老杭州人常说的:"钱塘江是母亲河,保护要靠代代人。"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禁渔期见闻和亚运场馆参观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生态守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老渔民采访的描写,将环保意识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亚运场馆环保设计部分增加更多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