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意外收获
三月的西湖边,柳絮纷飞,我怎么也想不到,一次普通的春游竟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天,我们班组织了一次西湖环保义卖活动,原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却没想到它深深触动了我。
活动开始前,班主任宣布要进行一场班级垃圾分类竞赛。我们分成小组,在西湖边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并进行分类。我所在的小组一开始并不顺利,面对混杂的垃圾,我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走过来,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正确分类。他告诉我们,他每天都会来西湖边捡垃圾,已经坚持了十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接着,我们开始了环保义卖。我负责售卖用回收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起初,我觉得这些物品可能无人问津,没想到一位来自亚运会场馆的设计师对我们的作品大加赞赏,并分享了许多关于绿色设计的理念。他提到,亚运会场馆的环保设计正是源于这种对生态的敬畏与守护。这让我意识到,生态保护不仅仅是捡垃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设计理念。
站在断桥残雪旁,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生态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灵市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西湖。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班级垃圾分类竞赛和西湖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老爷爷和亚运会设计师的描写,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环保义卖处增加更多关于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带来的生态觉醒
初夏的钱塘江畔,微风拂面,我怎么也想不到,一次偶然的散步竟让我对禁渔期有了深刻的理解。那天,我和家人沿着江边漫步,原本只是想享受一下周末的悠闲时光,却没想到目睹了一场关于生态保护的生动课堂。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几位渔民正在收网。我好奇地上前询问,才知道现在是钱塘江的禁渔期,他们正在进行日常的巡护工作。一位老渔民告诉我,禁渔期是为了让鱼类有更好的繁殖环境,这是对生态的一种保护。他的话让我想起之前在学校学到的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但亲眼所见,感受更加深刻。
就在这时,我们遇到了一群游客在江边野餐。他们离开时,随手将垃圾扔在了草地上。我鼓起勇气上前劝阻,却遭到了他们的反驳。正当争执不下时,一位环保志愿者走了过来,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乱扔垃圾对江边生态的危害。最终,那些游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捡起了垃圾。这一幕让我明白,生态保护不仅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生态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灵市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条母亲河。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钱塘江禁渔期见闻和与乱扔垃圾游客的争执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生态守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老渔民和环保志愿者的描写,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禁渔期处增加更多关于鱼类繁殖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