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环保新貌在钱塘江畔的生动展现
去年暑假,当我漫步在钱塘江边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讶不已。记得小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如今却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变化是江边的垃圾分类设施。每隔50米就有一个智能分类垃圾桶,上面还贴着详细的分类指南。我亲眼目睹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孙子,认真地教他如何正确投放垃圾。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场景是江边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他们每周都会组织"守护母亲河"活动,清理江边的垃圾,并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据统计,2023年钱塘江沿岸的垃圾量比去年减少了30%,这离不开这些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耳边响起爷爷常说的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如今,我深深体会到,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个杭州人的责任。
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在西湖边的成长故事
春日的西湖边,柳絮纷飞,我正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西湖环保小卫士"活动。没想到,这次活动让我对家乡的环保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活动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垃圾分类竞赛。我们组负责清理断桥附近的区域,发现很多游客会把饮料瓶随手扔在地上。正当我们准备上前劝阻时,一位老爷爷主动帮我们捡起了垃圾,还给我们讲起了他年轻时西湖的模样。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苏堤上遇到的环保义卖活动。志愿者们用回收的塑料瓶制作成工艺品,既环保又有创意。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培养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是多么重要。
站在雷峰塔下,望着夕阳下的西湖,那句"西湖美景三月天"突然有了新的含义。原来,最美的风景,需要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