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三月的西湖边,柳絮纷飞,我正沉浸在美景中,却被一阵刺耳的塑料瓶碰撞声惊醒。这声音,让我想起了上周在班级里开展的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活动,那场别开生面的环保主题班会。
案例一发生在我们的教室。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我们分成小组,通过抢答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组在"可回收物"分类环节,因为一个牛奶盒是否要清洗而争论不休,最后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清洗干净的牛奶盒确实更利于回收。案例二则是在西湖边的环保义卖活动。我们班同学将废旧物品制作成手工艺品,在断桥边进行义卖。看着游客们用赞赏的目光选购我们的作品,听着他们夸赞"杭州的青少年真有环保意识",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意义。
站在雷峰塔下,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有了新的含义。我们不仅要懂得城市的发展,更要守护这座城市的绿水青山。正如2023年杭州市环保局数据显示,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比例已经达到65%,这让我更加坚信,我们这一代人必将成为生态保护的先锋力量。
绿色行动在钱塘江畔的成长启示
五月的钱塘江畔,江风微凉,我正和家人野餐,却目睹了一场令人不快的场景:几个游客随手将垃圾扔进江中。这让我想起了学校开展的绿色行动教育,以及那次难忘的环保实践活动。
案例一是我们班组织的"守护母亲河"活动。在钱塘江禁渔期,我们跟随环保志愿者清理江边垃圾。记得那天,我穿着被汗水浸湿的劳动服,闻着龙井茶香和汗味混合的独特气息,弯腰捡拾着各种垃圾。案例二则是在亚运会场馆参观时,我们了解到场馆建设中采用的环保设计,如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板等,这些创新设计让我对绿色行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那句"杭州人要有杭州样"在我耳边回响。我们不仅要享受这座城市的美好,更要为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正如亚运会场馆的环保设计所展示的,绿色行动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杭州,让钱塘江永远清澈,让西湖永远美丽。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班级垃圾分类竞赛和西湖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断桥残雪时的踩雪声描写处,将环保理念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钱塘江清理垃圾场景增加五感描写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