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清晨的西湖边,薄雾还未散尽,我正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却被一阵刺耳的塑料瓶碰撞声惊醒。原来是一群游客随手将饮料瓶扔进了湖中,这一幕让我意识到,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刻不容缓。
上个月,我们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竞赛。每个同学都领到了一个环保记录本,记录自己一周的垃圾分类情况。我惊讶地发现,平时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记得有一次,我差点把用过的湿纸巾当作可回收垃圾处理,幸好及时被同桌提醒。这次竞赛让我深刻认识到,培养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周末,我参加了西湖边的环保义卖活动。看着志愿者们用回收的塑料瓶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我深受启发。特别是当一位老奶奶用方言说"西湖水清,靠大家"时,我更加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站在断桥边,望着清澈的湖水,我暗下决心要为守护这片美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垃圾分类竞赛和环保义卖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西湖边的场景化描写处,将生态守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环保义卖处增加工艺品制作过程的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中的生态守护思考
五月的钱塘江畔,微风拂面,我正沿着江堤散步,却被岸边"禁渔期"的告示牌吸引了目光。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禁渔期的钱塘江,也让我对生态守护有了更深的思考。
记得去年夏天,我和家人来江边野餐时,还看到不少人在江边垂钓。当时,一位老爷爷告诉我,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了。而今年,在杭州市环保局2023年青少年参与率数据的推动下,我加入了"守护钱塘江"志愿者队伍。我们每周都会在江边巡查,劝阻违规垂钓者,并向游客宣传禁渔期的意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周日,我们遇到一位执意要钓鱼的中年男子。经过耐心解释,他不仅收起了鱼竿,还主动加入了我们的宣传队伍。站在六和塔下,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那句"钱塘江清,靠大家"的方言金句在我耳边回响。我深深体会到,生态守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坚持。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禁渔期巡查和志愿者活动两个案例,生动展现了青少年参与生态守护的实践。特别是与违规垂钓者的对话场景,将绿色行动融入现实生活,建议在志愿者活动处增加巡查过程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