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在西湖边的生动实践
三月柳絮纷飞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班会竟改变了我对环保的认知。那天,班主任张老师带我们来到西湖边,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行动"主题班会。
案例一:班级垃圾分类竞赛。我们分成四组,在西湖边的长椅上设置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张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垃圾,让我们进行分类投放。我们组一开始手忙脚乱,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混在了一起。经过张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终于掌握了垃圾分类的要领。这个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案例二:西湖环保义卖见闻。班会结束后,我们偶遇了一群在断桥边进行环保义卖的大学生。他们用回收的塑料瓶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义卖所得将用于西湖水质保护。看着他们汗流浃背却依然热情洋溢的样子,我深受感动。这让我明白,生态守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站在雷峰塔下,那句"杭州囡囡要灵市面"突然懂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美丽的西湖,让绿色行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班级垃圾分类竞赛和西湖环保义卖见闻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断桥边的环保义卖场景描写,将绿色行动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垃圾分类竞赛部分增加具体分类方法的细节刻画。
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与青少年环保责任担当
七月的钱塘江畔,蝉鸣阵阵,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家庭野餐会让我对环保有如此深刻的认识。那天,我们一家来到钱塘江边,准备享受美好的野餐时光。
案例一:家庭野餐时的环保冲突。正当我们准备用餐时,不远处的一家人随手将垃圾扔进了江里。我鼓起勇气上前劝阻,却遭到了对方的白眼。这时,一位穿着印有"守护钱塘江"字样T恤的志愿者走了过来,耐心地向那家人讲解钱塘江禁渔期的重要性。这一幕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少年环保责任担当需要勇气和坚持。
案例二:钱塘江禁渔期见闻。野餐结束后,我们沿着江边散步,看到许多志愿者在清理江边的垃圾。一位老爷爷告诉我们,自从实施禁渔政策后,钱塘江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这让我明白,生态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那句"杭州伢儿要晓得珍惜"突然懂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这条母亲河,让环保责任担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家庭野餐时的环保冲突和钱塘江禁渔期见闻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青少年环保责任担当的重要性。特别是志愿者劝阻乱扔垃圾的场景描写,将生态保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禁渔期见闻部分增加具体生态改善数据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