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生态保护在渔舟唱晚中的实践启示
夕阳西下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微山湖之行会让我对生态保护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作为六年级学生,我第一次跟随父母来到这片被誉为"鲁南明珠"的湖泊,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生态探索之旅。
在微山湖的第一天,我遇到了两位令人敬佩的生态守护者。一位是年过六旬的老渔民张爷爷,他坚持使用传统渔网捕鱼,并主动放生未成年的小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可持续渔业发展"的理念。另一位是湖区的环保志愿者李阿姨,她带领我们参与了湖面垃圾清理活动,在清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制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站在微山湖的观景台上,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湖面上,渔舟点点,白鹭翩跹,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当地老人常说的那句话:"微山湖的明天,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老渔民和环保志愿者的生动案例,诠释了"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渔舟唱晚的场景描写,将"生态保护"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湖区生态现状处增加具体数据的细节刻画。
微山湖湿地探秘在芦苇荡中的成长感悟
初秋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微山湖的芦苇荡上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湿地考察会给我带来如此深刻的成长体验。作为学校环保社团的成员,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湿地生态保护"主题实践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中,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我们在湿地边缘发现了一处非法捕捞点,现场散落着大量被丢弃的渔网和垃圾,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紧迫性。第二个是我们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了鸟类栖息地的修复工作,亲手种植了芦苇苗,这种"湿地生态修复"的实践让我倍感自豪。
离开微山湖时,夕阳将芦苇荡染成了金色,耳边回响着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话:"保护好这片湿地,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站在微山湖大桥上,我深深体会到,生态保护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教师点评:本文通过非法捕捞点和鸟类栖息地修复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芦苇荡的描写,将"生态修复"融入成长叙事,建议在非法捕捞的危害处增加具体案例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