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欺凌 防性侵 安全教育
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安
全
知
识
科
普
“孩子就像花朵,美丽也脆弱。
我们无法做到24小时守护在孩子身边。
那么,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则非常关键。
做好孩子的专题教育,
让孩子远离性侵害、校园欺凌危险!”
防 性 侵 篇
1
认识性侵危害根据《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儿童,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这个范畴内。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2
如何识别性侵害?如果有人对孩子做这些事,这些行为是性侵害:向你暴露生殖器官故意看或触摸你的隐私部位故意让你看或触摸他/她的隐私部位对你做出具有性暗示的动作引诱或强迫脱你的衣服攻击你的隐私部位引诱或强迫你看淫秽图片或影像
2
预防性侵害的误区1.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遭受性侵。2.孩子小不会遭到性侵害。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3.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事实上,性侵孩子的70%以上是熟人。4.性侵者都会使用。事实上,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5.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事实上,你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6.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要直接告诉孩子,在爸爸妈妈眼中,孩子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
3
如何预防性侵害?
学 生1.了解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小背心、小裤衩遮住的地方就是私密部位。2.私密部位不许他人看和触碰。3.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喝陌生人的饮料。4.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家 长1.教导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是绝对不能被随意触摸的。2.教导孩子不安全(不恰当)或模棱两可的身体接触。3.家长在选择托管机构时一定要慎重,考察托管机构的相关情况。4.家长要避免未成年人自己在家中,女童尽量不要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要充分了解。5.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如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等。6.教育孩子,在遇到性侵或猥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以便及时、保留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7.如发现孩子已经遭受了性侵害,家长不要羞于启齿,要及时,寻求警方的帮助;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请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4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请告诉孩子,当遇到性侵害时,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第一,“说不”,可以大喊:“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110求助。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
安全记心中
校 园 欺 凌 篇
1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
2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推搡、拳打脚踢等。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鼓励排挤他人。
3
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和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4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2)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侮辱他人、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
5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去做?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来说,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学生和家长提高认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孩子是我们共同关心、爱护的宝贝。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愿与您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百色普法、南宁普法